北森測評公司是國內領先的人才測評工具及專業服務提供商,是中國人才測評工具及專業服務領域的領導者和生力軍。多年來,憑借良好的服務品質和專業的服務精神贏得了1000多家國內外一流企業和機構的認可和青睞。上海分公司開設半年以來,以優質專業的服務贏得華南市場的認可,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張永牧先生接受中國人類資源網的采訪,分享北森的成功經驗。 中國人力資源網:上海分公司的成立,對北森測評未來的發展有何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國人力資源網:和其它測評公司相比,北森的優勢在哪里? 中國人力資源網:上海有很多優秀的測評公司,如何應對來自它們的挑戰? 中國人力資源網:北森如何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
張永牧先生:北森在上海成立分公司的目的,是為了使我們的測評服務更加到位。最近幾年,北森一直面向全國提供服務,我們注意到測評服務在南方市場的強大潛力,測評行業在快速成長。其實,企業用戶對服務的需求沒有地域之分,南方這邊外資企業較多,HR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對學習新知識也很熱情,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表明上海地區將成為未來公司業務的又一個增長點。
張永牧先生:北森產品目前的市場份額超過60%,已成為國內最大的人才測評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的定位是成為國際領先的測評解決方案提供商,幫助個人和組織更加成功,為社會做出貢獻。國內有很多優秀的同仁也在提供相關的個性化測評服務,與同行相比,我們有三個核心的競爭優勢:
第一,一支優秀的團隊,這是我們老總最驕傲的地方。目前公司有70多名員工,其中中層管理人員有16名,能很好地應對市場的變化,另外我們成立了北森研究院,有18名心理測量方向的博士和碩士專職人員專門進行產品的研發。在國內很少有這樣大的規模,年輕化的團隊是我們的競爭優勢之一;
第二,經過四年多的摸索,我們推出了二代產品,把重心放在研發上。一代產品是在國內都能聽到的產品,例如,16PF和MBTI,它們是基于國外的理論發展而來的,一代產品的應用和企業的實際需求脫節,這是中國測評行業發展的最大制肘,本土化程度較少,不能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二代產品是我們經過這么多年的積累,不斷根據用戶的反饋,自主研發的應用性測評產品;
第三,高效的企業內部的信息化平臺。兩年前,老總預料到公司在未來幾年內將快速發展,我們引進了微軟的客戶管理系統,決策項目時,通過IT的實現手段,產品的應用性更好。例如,開分公司時,該系統給了我們很好的支撐,和在北京辦公沒有任何差別。
張永牧先生:我們對上海的測評公司做過調查和了解,得出的結論是:他們的發展方向與我們完全不同,他們的主營業務不是測評,而是以咨詢帶動測評,這種類型的公司不可能在規模上發展很快。此外,和國外優秀的測評工具相比,北森也有自己的優勢去競爭,第一,國外的測評工具會遇到文化差異的障礙,中國員工的價值傾向和外國員工的差異是很難克服的;第二,國外測評工具的使用費用較高,是一般企業不能承受的。 北森定位是走工具化為核心的咨詢道路,工具化有很好的特點,在越來越個性化的時代,能滿足不同企業的要求。最近四年,北森公司不僅在人員還有銷售額每年以超過200%的速度增長,并且去年的銷售額更是突破1千萬,這也是國內首家銷售額突破千萬大關的測評公司。這就是工具化發展的優勢,企業既能快速增長,又能降低整體的風險。
張永牧先生:北森公司的口號是幫助每個中國人找到真實的自己,幫助企業找到適合的員工。對于企業而言,員工的素質不適合崗位的要求,是痛苦和折磨的過程,測評能幫助企業了解該員工是否與職位相匹配,合則兩益,是雙贏的結果。通過工具化的手段,加上客觀的依據,北森把測評的理念廣泛地進行推廣,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測評的價值,在招聘的過程中提高效率,尤其是隨著《新勞動法》的實行,員工可以隨時解雇公司,公司則不可以,在這個時候,需要專業的測評機構提供幫助。企業一直是我們業務發展的重心部分,很多應屆生畢業求職時,就會帶上北森專業的測評報告給企業HR看,這是HR知道我們的原因之一。用教育市場來潛移默化地帶動企業市場,是北森行之有效的市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