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G市場最大的誘惑在于為人們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增值服務,在3G技術的強大支撐下,增值業務會擴展到更為廣闊的各個領域,并成為未來3G市場最大的金礦。伴隨3G步伐的加快,市場對通信人才的需求將呈現出要求不斷提高、價值不斷上升、領域不斷擴展的趨勢。 復合型的通信人才將成為市場的寵兒。
那么,3G人才缺口有多少?通訊企業如何選拔和培養人才?目前應屆生在就業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就以上問題,賽迪網專程采訪到北京智聯易才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慶峰;中國通信企業協會增值服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楊萍;摩托羅拉工程學院院長邵京一。
以下為采訪實錄:
賽迪網:現在談到3G,最多的是3G的需求。談3G需求對于提高消費者的需求是很有作用的,這就需要提到增值服務,您覺得中國需要哪些方面的3G人才?3G人才需要具備一些什么條件?
韓慶峰:就3G技術來講,我不是專業的人才。但從人員需求這一塊我們手里拿到的資源是04年計世的報告,里面的一些數據表現出未來兩三年整體3G人才的缺口是很大的(數據表示會在50萬左右),但我感覺遠遠比50萬大。
其次人員的分配現在是很不均衡的,目前已有的3G是分配在設備供應商和電信運營商里面的,增值業務上基本沒有3G人才。剛才那位先生提到真正的缺口是在增值服務方面。
另外從人員的分布來講,80%的人員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其他地區尤其是內陸和西部地區沒有3G人才,一旦國家啟動3G的話這種人才分布不均衡也會給各地方的發展帶來影響。我想將來工程學院會有意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大家現在談3G都是紙上談兵,通過一種想象的空間來談。現在在日本和韓國3G已經推出了,它的增值服務做的也比較領先,我想摩托在這些國家有什么培訓,是否可以介紹一些經驗呢?
邵京一:MOTOROLA在韓國和日本市場都有自己的培訓中心。他們的培訓中心做的3G的網絡和增值服務都是根據本國的實際需求來做的。我們所有的技術資源全是共享的,大家有統一的信息資源,可以統一提取信息。比如我們負責大中華區,大中華區不論是網絡培訓,還是增值培訓,我們都會根據統一的資源來進行培訓,也針對本國的和大中華區的需求來培訓,他們也會根據他們當地的需求來開發他們的課程。他們在這一塊確實比我們走的早,但具體的東西目前還沒有。
目前3G還沒有到來,但是各方都有3G人才的儲備。那么您認為3G人才目前在職場上的競爭力怎么樣,待遇怎么樣?目前3G人才的突出渠道是怎么樣的?
韓慶峰:目前根據我們對市場的調查,2.5G和3G比較成熟的工程師年薪在10萬左右,如果升級到3G的話,我們預測至少在15至20萬,相對是比較高的。此外目前的這一部分人市場上是很少的。誰可以成為第一批的3G人才的話肯定很強手,可以說是很有市場競爭力的。
大家也知道目前由于高校的擴招,畢業生多了幾十萬,對于以前很熱門的行業初級人員都是飽和的,現在象管理和金融等,你現在很難找到一個行業初中級人員都是很搶手的,我想3G將來肯定是很熱門的行業。
邵京一:我們培養的3G職業網絡工程師以及增值業務的職業工程師。我們的MCNE這個層次是為大學生和想要轉行的人員提供的。這是一個很初級的課程,但也有很明確的標準,你必須懂得什么才可以彌補你與真正的運營商所有的差距。
韓慶峰:這也是智聯易才和MOTOROLA合作的基礎,我們現在定位為戰略的合作,從整個行業來講,包括這些人員的培訓完了就業和輸出是怎么樣的。實際上很多的國際人力資源部公司已經把觸角伸到國內,包括軟件外包的人才等大量的被日本和歐美的公司往國外拉,比如日本最大的軟件外包公司在中國的重點城市都已經設點了,所以國內很多的軟件人才外流。但3G人才對于國家未來是重要的戰略儲備,所以我們在盡力增加這些合作和這一塊的渠道。本來人才已經很稀缺了,我們會給他一個很順暢的渠道就業,此外降低企業尋找人才和人才找企業的成本,智聯易才在這一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我們的合作基礎。
邵京一:除了MCNE的基礎培訓人才之外我們還有高高級的分成不同層次的培訓,我們不僅輸出國初級人才,我們高級、中級、專家級都有,跟智聯易才的合作也是全方位的。對于通信這個行業以及各大增值商我想整個職業培訓,包括個人的職業發展對國家、個人和行業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對于將來的3G人才需求,問一下三位,對于將來想要進入3G的人是否有一個職業規劃的建議?
邵京一:3G實際上是在2.5G之上的網絡系統,是一個很大的平臺。我個人認為其實職業不是按照2G、2.5G和3G來分的,是按照行業來分的。比如當老師,老師就是一個職業,當大夫,大夫就是一個職業。我們作為MOTOROLA工程學院來講培養的是職業的網絡工程師,和職業增值業務開發工程師。目前是這兩項。他作為一個職業的網絡業務工程師,他不僅對現有的2G和2.5G發揮自己的能力,他還應當通過進一步的學習(技術在日新月異,不斷變化)他應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這個學習能力并不是通過平常的工作經驗積累“快速完成”的,他需要一個專業化的培訓、職業化的培訓。他培養完之后為什么就是3G人才了,這里面就有一個標準的問題,我必須經過職業化的培訓而且達到了一個權威化的配準,那么我在人才的梯隊里面達到了某一個階段,某一個標準,一個高度,得到行業或者企業的人口才可以稱之為一個人才。
所以對于3G的人才,2.5G的人才以及2G的人才也好我們劃分為職業,比如網絡業務工程師,職業增值業務開發工程師,然后再通過自身努力&投資,其培訓可以往上走。
韓慶峰:我本人不是做技術的,我只能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大家為什么都很期待3G?大家都知道一個3G牌照要幾百億的投入,知道這個行業也是“燒錢”的行業,在這個行業工作對于個人發展行業發展及工資都能滿足個人需要,目前來講大概有幾種人有需求:一個在設備提供商以及運營商工作的人,他們需要培訓使他們從2.5G提高到3G。此外現在很多的網絡工程師以前沒有通信方面的經驗,本身這個行業的缺口就很大,我們剛才說3G的工程師,本來就是一個復合型人才,對于網絡通信方面都豐富的經驗,這一部分人都要面臨一個轉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他增加自己的一部分技能的話他就可能成為3G的工程師。
還有一個是針對目前應屆畢業生,首先他們的就業壓力是很大的,而3G的市場給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就業機遇。如果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作為一個合格的技術人員進入這個市場的話,那么他職業生涯的開放就可能比其同齡人順利很多。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進入行業的機會,對于現有的網絡工程師3G給他們提供了很好的轉型機會,對已有的工程師來說我們創造了一個提升的機會。最后真正缺的還是在這個行業里面有運營和管理經驗的人,這一類人都是從上述三類人當中產生的。
楊萍:實際上我們和企業接觸比較多,跟各個省的運營商也接觸比較多。總體來說,對于管理人才缺乏的缺口是很大的,有些人就向我來講有沒有CEO能管理這些增值服務商。我個人認為管理人才是小企業走向大企業的門檻,人才解決不了,這個企業就成長不了。對于人才的來源和培養,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培養,我給他們一些建議的話,首先要根據你的背景來看。所以你以前干什么對于你的機遇很重要,3G缺乏網絡技術人才和市場營銷人才。你自己以前的經驗和背景,對于你在3G中找到什么樣的位置,以及你的運氣和機會怎么樣很關鍵。
對于新畢業的大學生和年輕的學生也好,我想MOTOROLA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培訓機會,很全面的。如果你進入了3G這個行業,想做一些開發,讀了MOTOROLA的培訓之后你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可以說給網絡技術人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