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即將過去,這個與4月份共同被稱做“金三銀四”的高峰招聘月份,在一系列職場衰退信號下,沒有往年的火爆,縮水3月的人才市場最終呈現出怎樣一種氣象?在前程無憂對此進行的一項調查中,令人驚詫的現象出現:在眾多職位縮水的情況下,職場人并沒有理智地選擇“臥槽”,而有七成受訪者表示正在跳槽或有此意向。
近一半人受制于環境被迫跳槽
往年3月份是招聘與求職的高峰時段,但今年的情況有別于常年。調查顯示,1/4的企業停止了招聘計劃。但前程無憂最新發布的《2009“金三月”職場跳槽報告》(簡稱“報告”)所顯示的調查結果卻令人驚詫,目前,有70%的人選擇跳槽。
據分析,被裁員者與存在被裁風險的求職者在此次調查中有絕對影響力,此次調查中問及“你所在的公司未來半年內會裁員嗎”,被訪者選擇“會”與“已經被裁”的選項達到43%,而在這部分人群中,有77%的人會在3月份立刻行動。這些因公司即將裁員或已經被裁員而選擇跳槽的人員,占到整個跳槽受訪者的48%。
專家分析指出,接近一半的跳槽者是受制于客觀環境的窘迫,被動跳槽的狀況可見一斑。從事化工業財務的小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公司馬上要進行第二輪裁員,雖然首輪‘風暴’我幸免于難,但是無論是未雨綢繆還是為了防范風險,我都會下決心立即跳槽。”
職業發展遇瓶頸成首要原因
在網站工作的顧小姐很堅定地說出選擇此時跳槽的理由:“我是公司的一名元老,工作到今天已經缺乏了新鮮感,工作上沒有感覺有何新的突破,可以學習的內容也察覺不到,職位上也很難有所提升。雖然處于金融危機中,但我仍堅定地抱有跳槽的打算。”
報告中顯示,在被問及跳槽的原因時,“個人職業發展遭遇瓶頸”被選比例最高,占32%,“薪資福利不滿”、“企業發展不佳”的被選比例分列二三位。
前程無憂職場專家認為,個人職業發展遭遇瓶頸時,無論自己能力的問題,還是企業體制的問題,都需要做一個徹底的分析與判斷,以便求職時做出更具針對性、更切合自己需求的計劃。否則即便站在晉升的當口,如果自我修煉不足,仍然可能處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尷尬境地。
貿易進出口行業最吃香
在被問及跳槽的目標行業時,21%的跳槽者愿意跨向貿易進出口行業。排在其次的是電子技術/半導體行業,所占比例為17%,IT行業以1%的差值緊隨,位列第三。
而在被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受危機沖擊最小的教育、醫藥、培訓三大行業,其跳槽者選擇比例最小。職場專家分析認為,這一現象可能緣于跳槽者本身技術背景的關系,受到的限制較大。分析數據發現,選擇貿易進出口與電子技術/半導體行業的受訪者先前或目前所從事的相同行業的比例占據主導,此兩個行業普遍跳槽的性質主要是不跨行的跳槽。“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這兩個行業的動蕩不安,人員變動較大。而教育、醫療、培訓恰恰是行業堅挺所帶來的人才相對穩定期。”該專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