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是求職者的敲門磚,但是不少大學生居然寫不好簡歷。記者日前走訪深圳多個人才市場,來自某大型電子企業的人事經理感嘆,每收到十份簡歷就有三成是不合格或不全面的。
簡歷無籍貫、無身高、無照片,無有效聯系電話,這種要素缺失的“四無簡歷”時常可見,更談不上有創意、有細節了。鵬昌電腦軟件公司的人事專員
還有一位來自武漢某美術學院的大學生,專程來深圳求職某設計崗位。招聘單位要求對方在交來文本的同時發來電子版簡歷,該大學生說電子版還在老家。事后他向記者坦言,他感到找工難,連簡歷也懶得寫,還是縣城工作的父親代筆,再找一家打字店排版的。
家住深圳福田的李軍文畢業于澳洲一所名牌大學的金融專業,年前他畢業回到深圳希望找一份工作。可是成績優異、性格開朗的李軍文網申了十幾間公司都杳無音訊。百思不得其解的李軍文將自己的簡歷發給了深圳某朋友所在公司的人事經理。對方看后認為李軍文的簡歷太過簡單、格式化,完全不能展現海外留學的優勢。李軍文根據人事經理的意見修改了自己的簡歷,突出了自己本科階段優異的專業成績,并著重描述了在一家外資銀行實習的經歷和業績。一個星期后李軍文成功收到了心儀企業的入職通知。
每年春節過后都會迎來應聘熱潮。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網絡上投簡歷應聘。網絡應聘雖然方便,但是想通過網投簡歷引起招聘者的注意,著實比傳統的面對面交流要難上許多。據統計,規模較大的企業一般每周要接收500份至1000份電子簡歷,其中的80%在管理者瀏覽不到30秒鐘后就被刪除了。許越是車公廟一家人才資源咨詢公司的招聘主管。作為專業“獵頭”,許越每天要收到幾十份簡歷。“求職者的簡歷除了最普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問題之外,有90%以上的簡歷缺乏針對性。”她說:“也許一份標準模版下做出來的簡歷適用于多種行業、多個職位的求職。但是稍稍有點經驗的招聘者只需瞄上一眼就能看出你的沒誠意。”許越舉例說求職者可以在簡歷中清楚地陳述與應聘職位要求有關的經歷和事實,并且把它們放在突出的位置,這樣就有了針對性。
此外如“組織能力強”、“有團隊合作意識”這樣空洞的詞匯人事經理們看得太多了,“與之相比,我更愿意看到具體的實例來證明求職者的能力,而不是格式化的詞語。”許越建議求職者用過往工作中實際發生過的事情來突出自己的能力,如果是應屆生可以談一談自己的實習或者在學校中組織過哪些活動。另外就是簡歷不宜太長也不能太短。就業專家認為,一般情況下,簡歷的長度以A4紙為例,視工作所限為1~2頁,工作年限5年以下,通常以1頁為宜;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通常為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