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特大招聘會在蓉城火熱舉行
應屆大學生:“我不要求工作地點、性質和薪水高低,只想盡快找到工作,安慰自己也安慰父母。”
用人單位:“我們增加了員工抗壓能力這個標準。如果發現應聘人員心理脆弱,公司肯定不敢要。”
驕陽似火,6月畢業季開始倒數讀秒,還沒落實工作的應屆生心急如焚。
昨日,兩場特大招聘會在成都火熱舉行,共提供了2.6萬多個崗位,吸引了3萬多名求職者入場求職。會上,多數應屆生求職趨于理性,寧愿到縣鄉就業,愿意干吃苦的工作。但大趨勢仍然不變,四川籍學生不愿出省就業。
與往年不同的是,也許是受近期員工自殺事件的影響,不少招聘單位首次打出了“抗壓能力”的用人要求。
「應屆生」
月薪上千元就行只想盡快找到工作
昨天的兩場招聘會分別由成都人事局主辦,由成大、川師文理學院等6所高校與蜀都英匯人力資源市場聯辦。因為時間關系,相當于是今年應屆生在畢業前的最后一場特大招聘會了。
6大高校與蜀都英匯人力資源市場聯辦的特大招聘會提供的8600個崗位,70%以上不要求工作經驗,幾乎全部是6高校就業老師帶隊來求職;成都人事局主辦的特大招聘會提供的1.7萬個崗位,近9000個崗位專門面向大學畢業生。
“期望月薪多少?不敢多和企業談,月薪上千元就行吧。”川師文理學院的秦珂昨日一早和同學來到了蜀都英匯人力資源市場。
來之前,秦珂和同學們在網上詳細看了招聘單位名單。“今天現場還是有幾個不錯的單位,比如錦江區機關管理局、理工大學成教部、中國電信等。”事先做了
準備,小秦進場后直接找到目標單位投遞了簡歷。“這邊是學校通知的,等會兒我們還要去新會展的特大招聘會。”
秦珂說,他以前拒絕銷售崗位,希望在中等城市上班,但現實讓他不得不放低要求。
與秦珂一樣,現在還沒有就業的多數學生都紛紛降低了要求,求職趨于理性,寧愿到縣鄉就業,愿意干吃苦的工作。
「老場面」
名企攤位前擠破頭外省企業“門可羅雀”
雖然很多大學生都明確說,不挑不撿,不在乎單位大小、性質。但實際上,昨日兩場招聘會現場,迅捷、百度、中糧集團、富士施樂、長虹電子、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等知名企業、事業單位、高校等招聘攤位前依然排起了長隊,而外地企業、無名小公司攤位前卻顯得有點冷清。
上午10時,新會展的招聘現場,百度招聘攤位前擠滿了求職者。
剛把簡歷投給百度的小付說,能在大單位就業肯定好,實在不行也不拒絕小單位。“我們現在是很著急,但并不代表我們就只投中小企業,而不應聘知名企業。”
與之相反的是,寧波組團的幾十家公司攤位前“人跡罕至”。一些中小企業特別是不知名企業的攤位前,大學生也相對較少。
“可能是很多四川籍學生更愿意在本省工作吧。”寧波四明化工公司的招聘負責人
對于大學生優選省內就業的做法,中國成都人才市場有關負責人并不認同。“只要是合適的工作,何必拘泥省內外?”
據成都人才市場昨天的抽樣統計,79.5%的求職者表示工作地點將首選成都。
「新趨勢」
怕員工心理脆弱企業首提“抗壓能力”
“招聘客戶代表,要求學習能力強,抗壓能力高;招客戶儲備經理,工作壓力大,抗壓能力要強……“這類要求”抗壓能力“的字眼,首次在招聘會上出現。
百度公司招聘的客戶代表和客戶儲備經理等崗位,在崗位描述上都明確說明了“目標考核壓力大,要處理客戶意見,工作壓力大”,崗位要求除了要求“學習能力強”外,還明確提出了“抗壓能力強”。
“因為客戶這塊一切以客戶滿意為宗旨,面對客戶的各類問題,既要遵循公司規章,又要讓客戶滿意,工作壓力可想而知,所以要強調抗壓能力。”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說,明確提出這個要求,也是對求職者負責,心理脆弱的求職者不太可能勝任這個工作。
“現在的學生都很脆弱,而現在工作的壓力都很大,如果沒有抵抗壓力的能力,員工很容易出問題。”一公司招聘負責人劉錦說,最近沿海某企業出現的連續自殺事件,在公司管理層還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現在公司除了對員工進行人性管理外,更提供了各類娛樂活動,幫助員工減壓。
出處: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