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2004/12/27 11:29 廣州日報大洋網
企業年終考核將把所有人的眼光聚向“我的2005”。今年,工作已“爛熟于心”,但做著做著就少了熱情;想跳槽,又覺得沒有這么急迫。
馬上就是新年到來,你將選擇跳槽,還是拖一拖明年再說呢?職業顧問指出,每年的年底到次年的一月中下旬(春節前)的時間是職場第四季。在此季節,企業將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和評價,并對每一位員工的獎金額度、薪資浮動、職位變遷進行明細操作。而每一位職業人也應審時度勢,適時跳槽,以把握職業發展關鍵節點。2005年,愿職業人一路走好!
近半人跳槽 源于空間太少
據中人網最近一次“員工跳槽的主要原因”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個人發展、上升空間”是員工最終選擇“棄東家選西家”的關鍵因素。
選擇這一原因的人數在參與調查的1229人中占了近一半的比例(見圖)。而選擇“不滿薪酬待遇”跳槽的則占了三分之一比例,排在第二。
一獵頭公司顧問分析,在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企業中,影響員工跳槽的原因各不相同。在職場第四季中,職業人主要會受到三個方面的影響:參與和接受公司的年終考核工作,對個人的績效結果產生直接影響;自己的待遇水平、獎懲結果也會在這個階段最終確定;在未來的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內,自己能否在公司獲得長期發展已經初顯端倪。
雖然,可能最終的決定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在這諸多原因背后,最根本的還是“薪酬”和“發展”這兩點,這些信息對個人作出去或留的選擇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前述調查的統計數據也證實了這點,這足以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和思考。
三類人不跳 來年難發芽
據可銳職業顧問在2004咨詢案例分析盤點中發現,許多職業白領的職業競爭力下降和他們不能在職業發展環節點上適時跳槽有關。在關鍵的2004~2005職場第四季中,三類人如果不開始實施跳槽計劃,恐怕將很難在2005年實現職位、薪酬雙突破。
“只吃窩邊草”兩年以上者
林先生在一家公司做項目經理已經4年,主要從事電信行業軟件開發方面的工作。4年來其職位與工資基本上沒有變動。他很懊惱,“自己都30多歲了,這幾年要是不發展,恐怕以后更難了。非常想跳槽到有發展空間、收入也高的單位,比如外企。”然而,當他向自認為很合適的外企職位投出簡歷后,卻至今杳無音信,連一個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職業顧問點評:
按照職場規律,如果在一個企業工作滿2年者,其個人職位(至少是職能)和薪資水平都沒有質的變化,那么,他(她)不僅要考慮跳槽,而且有必要對自己的競爭力做全面客觀的分析。林先生的技術競爭力可能已經停滯、項目經驗的市場分享度可能不高,其年齡與職業成熟度也不能成正比。因此,必須實施跳槽,而在跳槽前,他應盡快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和補充新知識,提升職業競爭力。否則,將會在“穩定中”成為“溫水青蛙”而喪失把握自己職業命脈的機會。
跳槽高峰期的“守望者”
顧小姐在一家零售企業做市場策劃主管,目前正面臨行業動蕩期,有許多職業機會。去年,她還有像剛畢業趕招聘會一樣的勁頭,試探性地發出簡歷,然而沒有回音,加上生活相對平穩,于是到了今年行業跳槽高峰期,她決定不再投簡歷了,而是期望下一次跳得好些。
職業顧問點評:
像顧小姐這樣的白領不是沒有跳槽的決心,但是總是希望在跳槽高峰期“中大獎”(找到緊俏行業和職位)的心態,令他們不敢亂跳。其實,聰明人并不會非要趕到跳槽高峰期才考慮跳槽的。從自身的角度來講,只要你覺得目前所在的企業沒有發展空間了,你也清楚自己下一個目標,那就是成功一跳的好時機;而從用人單位角度看,企業用人是隨時都可能發生的事。只要它缺人,而你又正想跳,那也是你跳槽的好機會。
不過,在跳槽高峰期隨職業市場的緊俏行業潮流而動也是職場一個特點。但轉移職業發展目標必須結合個人實際,盲目隨行就市和等待都不可取。
“拜金主義”末路人
單純以薪資為導向的跳槽通常會讓許多職業人走入職場“死胡同”。事實上,這部分“拜金族”已經腹背受敵。一方面是公司對他們的高薪低效如梗在喉,另一方面,下屬、“空降兵”更是對其職位虎視眈眈。因此,那些沒有圍繞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純粹為了一時利益的跳槽,通常會讓我們的職業人,特別是中高級職業白領在這種職位移動中消耗積累的資源,最后遭受職場“滑鐵盧”的尷尬下場。“拜金族”還有一個年終紅包情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是熬也要熬到紅包到手,才考慮跳槽。其實紅包只是一個短期的利益機會,而一個和自己長期的職業規劃相吻合的、能迅速增值的跳槽機會卻是一個長期的更豐厚的“紅包”。
職業顧問點評:
跳槽需要周期,而且一般中高級職業白領拿到適合工作機會的跳槽周期,通常都會在三個月以上,如果在年前能依據自己的職業發展階段獲取契合度高的跳槽目標,并在周期內還拿到大份額的紅包,豈不兩全其美?
年終跳槽劃算不劃算
年末通常是職場人士跳槽的高峰期,但這些人往往對自己跳槽前拿不拿年終獎感到左右為難,關于這點他們應該怎么處理?此外,在此階段,除了面臨跳槽與否的選擇,職業人還需要面對年終考核這一大難題。
可銳職業顧問指出,如果分析發現自己缺乏足夠的職業發展空間,跳槽是必然結果。前提是,跳槽的職位目標必須符合“好工作”三大標準:1、個人興趣所在,能力所及;2、薪資待遇至少能夠客觀反應個人的職場價值;3、對未來的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平臺,提升職業競爭力。
至于跳槽時間及對年終獎的影響,要視實際情況而定,但有幾個原則和方法值得職業人關注。
跳槽前準備要充分
首先,跳槽需要周期,而且想要拿到適合的工作和滿意的待遇、職位,必須做充分準備。在年底跳槽,如果機會適合,跳過去乘著新公司年終總結還能以最快速度熟悉公司流程,還能在公司未來一年的計劃中扮演更好的角色。當然,跳槽也需要周期,現在開始跳槽計劃和行動,如果最終轉行成功在年后,那么不僅有了新的空間,拿一個紅包也不錯。但計劃跳槽者有必要對自己的合同細節、公司人事制度和國家相關政策法規充分了解,這對最大限度爭取個人利益和拿到足夠的獎金額度有很大意義。
其次,以最好的職業精神完成舊“東家”的工作,以期能夠進一步提升個人業績和同事、領導的認可度,這樣,不僅使獎金回籠,而且還能為下一階段的跳槽提供有利支持。
把握好跳槽時機
“對一些中高級職業人來說,為了等待年終獎而浪費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將得不償失。”職業顧問卞秉彬進一步指出,對中高端職業人來說,年后的職場小高潮對他們的意義不大。因為按照往年的職場規律,二三月份的職場熱潮出現的職位空缺以中低端崗位為主,適合中高端人才的職位空缺要到四五月份才會涌現。因此,他們如果不能利用職場第四季解決跳槽問題,極有可能在未來的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內處于職場價值停滯階段。以時間成本為核心的隱性職業價值的下滑,要遠遠超過區區的年終獎。
對于職業人如何應對企業年終考核,職業顧問認為,年終考核對每一個職業人的職業身價和今后的持續發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績效考核只是手段,獲取回報和事業發展才是我們追求的結果。而且,大多數個人已經取得的業績狀況基本上已經能大致反映整年的業績狀況。所以,對于那些業績不佳的職業人———他們一般集中在銷售、生產、技術和市場等領域,如果沖刺無望,那么提前做好跳槽準備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