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創業找“最差”
精英的力量就是能夠激起人們追求成功的欲望。在為時40多分鐘的連線時間里,第一個打進熱線電話的章先生為了向潘石屹請教成功創業之道,足足“霸占”熱線10分鐘。其間手機上不斷顯示新的電話進入,但為了讓老潘能為哈市培養出一位新的企業家,記者始終沒有按下“切換”鍵。
章先生首先談到了很多想創業的人缺少資金的問題,老潘說:“我下海的時候也沒錢,我記著我把鴨絨被等所有家當都賣掉以后,就80塊錢。南下后先給別人打了一年工,然后就借了點錢,和一個朋友一起創業。回想起來當時是很艱難的。”
老潘認為,要創業必須經過一個如何積累經驗、如何看待財富的過程,他提起了前一天晚上“南北舌戰”中溫州企業家南存輝的例子。南存輝當年來北方,給別人釘鞋釘了3年時間,老潘覺得,這種經歷比資金更重要。
和章先生一樣,許多想創業的人不知從何入手。老潘說:“創業做生意沒有什么更復雜的東西,我的判斷是,你到一個城市去,如果某一個行業服務質量最差、產品質量最差、沒有任何效率可言,這個行業就包含著很大的創業機會。正因為它差,這個社會和城市才會需要變化。”
管理之道:我放松,你快樂
老潘在他的網上自我介紹是“娛樂地產商人”,正是他的那種輕松、幽默,甚至去拍電影這樣的不務正業的態度,引起了人們對他更大的興趣。
一位打進電話的年輕讀者首先檢討了自己的“眼拙”,他在去年12月份去找工作時,看到了光華路上有潘石屹肖像的大廣告牌,但當時他還不知道是誰,看了《超級訪問》中幽默快樂的潘石屹,就一下子喜歡上他了。這位應屆畢業生對現在大多企業在招聘時要求“經驗”感到十分郁悶,老潘說:“我個人覺得越年輕的人創造力越大。另外我覺得,人人都是人才,只要你能把他利用好。”
一位讀者詢問老潘在公司中的領導藝術時,記者也向旁邊他的助手許洋求證。許洋說,非常和藹,不像一般的老板那樣。老潘覺得這是個雙方心理反饋的問題:“要把自己放輕松點,別老端著架子像個領導似的,我覺得那樣會一事無成的。你自己放松了、娛樂了,別人也輕松了、快樂了;你自己緊張了,員工就緊張。輕松不見得就把事情做不好,做事情做不好常常是因為你太緊張了。”
做客熱線“人財兩得”
有人問潘石屹是否會來哈爾濱蓋房子時,老潘說:“這里也沒人認識我。”可下一個電話中,一位女士便希望和他見一面。這位從事物業多年的女士表示自己不但經驗豐富,而且拿到了很多證書,“想跟隨您的事業發展發展”。下一個電話中,一位女士詳細詢問了老潘所建樓盤的價位,后來更是具體到了“面積七八十平方米門市房”的價格。看來,做客“名人熱線”,也許會讓老潘“人財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