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出,優秀管理者與素質有關,與技術出身無關。管理理論研究以及實踐證明,個體素質特點的差異,是決定技術出身者能否成為優秀管理者的關鍵。
專家簡介:張志學先生--經濟學碩士,具有十多年的管理工作經驗; 曾任深圳華為公司考核薪酬部經理,具體推行華為人事考核系統的建設,主要推動華為內部Hay人力資源咨詢項目; 現為佐佑公司全職顧問。本人專長于戰略理念分析、戰略性人力資源系統設計,先后主持過多個大中型咨詢項目。
讀者問:我是一家IT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公司里技術人員比較多,許多管理人員都是從技術人員中選拔出來,今后這種趨勢肯定還會存在。請問,相對我們這樣的企業,技術出身的人是否更易成為優秀管理者?
管理咨詢專家張志學:IT 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行業,技術人才的密度也很大,技術出身者比擁有其他背景的人,更有機會在IT企業中成為管理者。至于技術出身的人能不能成為優秀的管理者,從許多IT企業的實踐來看,答案是肯定的。
什么樣的管理者是優秀的管理者?
先讓我們界定一下管理者的角色: 工作任務管理、目標制定與監控; 組織氛圍與組織建設、部門協調; 工作環境和條件維護、工作資源配置; 管理信息提供、影響與促進決策; 工作流程規范與績效持續改進; 人員潛力的開發、促進員工發展。
判斷一名管理者是不是優秀管理者?關鍵在于如何衡量優秀與否。科學的態度是實事求是,即以客觀存在的事實和行為為依據,評估管理者的績效和能力,從而推定管理者任職資格的勝任程度。主要衡量指標包括: 所管理的組織的實際績效與改進程度; 所管理的組織的氛圍與群體的士氣;職業道德水準和專業精神; 管理知識和解決管理問題的技能;從事管理工作的實際經驗。
界定了以上概念,我們就更加明晰了“技術出身者是否更易成為優秀管理者?”這一論題。相對于非技術出身而言,技術出身者顯然更易成為優秀的業務管理者,這不必論證;技術出身者是否更易成為優秀的職能管理者,這是個疑問,比如MBA(工商管理碩士)似乎有更大的成功幾率,但MBA往往本科是技術出身;至于技術出身是否更易成為優秀的高層管理者,這尤其值得探討,因為現實中既有比爾蓋茨、柳傳志這樣的有力證據,也不乏郭士納、任正非、郭為這樣的有份量的反例。這樣一來,論題本身成了問題。其實,真正有價值也是我們想聚焦的問題是,同為技術出身,誰更易成為優秀管理者?
優秀管理者:
與素質有關,與技術出身無關
技術出身的人,素質特點差異很大,我們用一種形象的表達方式:I、T和Л 型,I型是技術專才, T型是管理人才,Л型是優秀管理人才。共有的一豎,意味著專業、技術知識等;T型較I型多了一橫,意味著多了管理知識、溝通技能等;Л型則又多了一撇,意味著多了些“情商”的成份,諸如自我認知、自我控制、人際理解等。
美國心理學家邁克利蘭提出人的素質“冰山”模型,冰山水面以上的部分是知識和技能,其特點是可易觀察、可測試和易習得,如專業知識、管理知識、計算機操作技能、語言表達技能等。冰山水下部分是自我認知、社會認知、個性品質和動機,它們隱藏在行為的背后,但對人的行為以及行為后果卻起著更關鍵的作用。一個人的職業成功,主要源于人的動機、個性品質及認知,而并非其知識和技能。推而論之,技術出身的人成為優秀管理者的關鍵不在于專業多強,而在于其個人內在的動機、認知等是否更符合管理者素質模型。
管理者素質模型:
“權力動機”最關鍵
我們前面提到了一個優秀管理者的主要衡量要點,那么,如何才能達到那些標準、如何才能成為優秀管理者?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是,什么人更適合、更有機會成為優秀管理者?其實,勝任管理者的群體有一些核心的素質特征,稱之為“管理者素質模型”,與之相匹配的個體,更易成為優秀管理者。管理者素質模型包括如下特點:較高的權力動機、領導欲望; 高度的誠實正直; 較強的分析和概念、判斷能力;較強的人際理解與關系能力; 精力充沛、敬業負責; 良好的業務和組織知識。
分析以上模型,其中關鍵且核心的單元是“權力動機”,權力動機是優秀管理者行為的原動力。而動機與人的遺傳以及早期的生活經歷高度相關,與人的職業經歷也有一定的關系。
擁有權力需求為組織服務:
向優秀管理者前進
管理者的工作主要是影響別人,而不只是本人單獨干得很好。研究表明:優秀管理者不是那種只想取得個人成績的人,也不是那種由別人指示行動方向的人--而是那種需要擁有權力的人!因此就動機而言,優秀管理者具有強烈的對權力的需求,而不是對個人成就的需求。同時,權力需求一定超過親和需求(希望獲得他人的好感)。當然,這種權力需求必須受到控制與自律,以確保這種權力滿足的是組織乃至整個公司的利益,而不是滿足管理者個人的控制欲。
那么,有意愿選擇管理職務的技術人員,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職業目標?
評估個人動機類型。回顧一些重大事件,回顧一下個人日常的行為,分析自己是否是一個具有強烈權力動機的人。如果您總想搞好人際關系,總怕人際關系破壞而不堅持組織原則,總是為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擔憂,而且這些都是發自內心的,那您可能不適合管理工作。
已經在管理職位上的,應以極大的熱情關注組織目標,并表現出為組織而奉獻的行為。應鼓勵與培養強烈的團隊精神和集體自豪感,不斷樹立下屬的自信心,使下屬愿意且有能力承擔責任,同時對下屬的良好表現給予獎勵。團隊士氣高昂,是管理成功的符號。
正在邁向優秀管理者之路的職場中人,應持續反省和修煉自我,不斷提高自我認知和自我控制力;不斷將滿足個人控制欲的權力需求轉化為帶動群體成員實現組織目標、為組織利益服務。
原載于:計算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