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覺得:網優已經沒有什么好做的了,都很成熟了,特別是CS,對于PS優化,可能也用不了多久就沒什么好做了,網優沒啥前途。這個前途可能既指網優技術的發展前景,也指出職業前景。
下面談談我們的看法,還請大家多多拍磚。
今后網優的發展方向和前途在于數據業務優化,而且對大家的技術能力和知識面要求也越來越高。
首先,3G/4G網絡的部署和成熟,移動網絡帶寬的不斷增加,全球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應用市場的迅猛發展,這些都推動了全球移動數據業務增長強勁。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移動數據流量和移動應用業務種類的增長速度、擴張范圍,都不是CS業務可以比擬的,例如,沒有的AT&T就曾由于網絡不堪重負,而暫停了對Iphone手機的補貼政策,因此,移動數據業務的發展也給網絡承載能力造成了強大的壓力,這將促使運營商增加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這些都需要強大的數據業務優化能力支撐,并且從以前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來看,移動互聯網也將越來越強大,相關的優化技術也會不斷的發展,需求不會減弱,反而還會增強,特別是再往后隨著物聯網的發展,網優涉及的東西就更多了。
其次,我們不能僅僅把網優局限于無線網優,或者頂多加上核心網。因為,隨著數據業務的發展,許多問題不僅僅涉及無線網或核心網,還可能涉及其他子網,例如業務網、承載網、SP等;涉及的也不僅僅是移動接入網的內部底層協議(注意:這里的移動接入網涵蓋了無線網、核心網等運營商移動網的相關協議),還涉及端到端鏈路的傳輸層協議(例如TCP層)、應用層協議(如HTTP/RTSP等)上層協議,這些都有可能影響移動數據業務的應用和用戶感知,那么,就需要我們去優化,這些相關的知識你都具備了嗎?而且還需要把各子網原來的優化技術和手段以及上層協議鏈路的優化技術和手段有機結合起來,你又會嗎?
另外,還有如何實現網絡資源與用戶感知的均衡匹配;如何實現不同業務特性與網絡資源分配的最佳匹配,使得網絡效能最大化;如何兼顧運營商收益和網絡資源的調度、分配以及規劃或擴容。。。。。。這么多問題,你有沒有考慮過呢?
更重要的是,到了LTE階段,CS域將逐漸變為語音業務的輔助單元,所有業務都將逐步過渡到PS域。
因此,將來多網融合以及更多業務的產生,當然還有IMS域的大量部署,將使得網絡優化可挖掘的東西變得更多。
這些不僅需要個人技術能力的提升,還需要團隊的合作,F在,你是否覺得網優技術的發展前景還挺廣闊的呢?
第三,移動數據業務應用類型越來越多,這些業務的業務特性和協議特性各有區別,有些差別還很大,對資源的利用率、占用情況各不相同,用戶的使用習慣也各有千秋。因此,對那么多不同類型的業務的優化技術和手段可能也不同。
第四,網絡優化和規劃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交疊、相互融合的,因此,與規劃相關的內容同樣也變得復雜。舉個例子,數據業務的業務模型與CS有很大區別,CS相對單一,而現在PS業務卻多種多樣,特性各異,如上一點所述,對資源占用和利用情況各異,所以,各種數據業務的業務模型構建也是難點,業界也沒有發現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既然網優技術的發展前景還可以,并非沒什么可做了,那么網優職業的發展前途如何呢?
如果搞技術,那就是個人技術能力為導向,現在雖然搞網優的人挺多,但真正高端的很少,因為難嘛,既要對技術原理(這個指的是網絡技術,例如GSM原理、WCDMA原理等)比較了解,還有豐富網優實踐經驗和較廣泛的知識面。因此,高端的待遇還是很好的,而且穩定。當然,能達到高端的人畢竟是少數。那么,我們就爭取做個中端吧,也還是不錯的,最少也應該10k左右(不包括補助)吧,雖然不太多,但技術上還是相對容易達到。
現在網優的工資總體來看確實不算高,加上補助也不像以前那樣了,甚至有點低了。當然,我說的是總體。
工資低主要是因為門檻低,因為一般的測試和簡單的優化確實比較簡單,這就需要提高個人能力,既然大多數人都那個水平,你的水平比其他人高點,就會顯得超出了很多人,再提高點也是一樣的道理,收入也就是提高得快了。
最后,再說說穩定的問題。做網優,就避免不了出差,特別是低端網優,不出差就太不賺錢了。但是隨著技術能力的提高,單詞出差的時間應該會縮短,因為屬于短期現場支持,而且不少問題遠程支持就可以了。根據業界的發展趨勢,例如愛立信,就是盡量減少出差,能遠程支持完成的,就不現場支持了,因為這樣可以減少網優服務的成本,現在運營商、設備商和三方網優公司的成本壓力都越來越大。所以,隨著技術能力和自身實力的提升,應該是會越來越穩定的,即使出差,時間也比較短,就當做公費旅游吧。
實際上,許多行業也是會經常出差的,包括一些高薪行業,如咨詢師、會計師等。出來打工,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穩定。就看怎么看這個問題了。